秋高氣爽,氣候干燥,人們出現(xiàn)的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無痰、皮膚干澀等現(xiàn)象被稱為“秋燥”,而梨鮮嫩多汁、酸甜適口,則有很好的改善秋燥的作用。
梨雖然是佳果,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適宜。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fā)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寒濕癥狀加重;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當慎;慢性腸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吃梨時喝熱水、食油膩食品會導(dǎo)致腹瀉;梨含果酸多,不宜與堿性藥同用,如氨茶堿、小蘇打等;梨不應(yīng)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因梨味甘,微酸,性寒,而蟹味咸,性寒,具有微毒。二者皆為冷利之品,同食傷腸胃。現(xiàn)介紹4款與梨有關(guān)的食療方法。
食療方一:百合桂圓梨汁

將1只梨洗凈、去核,切成小塊,與25克百合和10克桂圓肉,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加入適量冰糖,慢火煮40分鐘即可服用。該方具有潤肺滋陰、益氣安神的功效,可治熱病傷津所致的口渴、心煩。
食療方二:梨膏

將梨去核搗爛,濾渣取汁。梨汁放入鍋內(nèi)慢火熬稠,加入蜂蜜調(diào)制成膏。每日服3次,每次15毫升。梨膏可治干咳、咽喉腫痛及肺熱所致的咳嗽、痰黃黏稠等癥。
食療方三:梨粥
食療方四:梨汁
取一只雪梨與半棵芹菜洗凈后,放在一起榨汁,每日喝一杯。此汁可有效緩解面部痤瘡癥狀。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