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公布14期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信息,尤其是進入5月以來,省局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信息公布頻率加速。在過去一個月內,省局共發(fā)布了5期食品抽檢信息,涉及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酒類、水產制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等20多類、891批次食品。
統(tǒng)計顯示,在接受抽檢的891批次食品中,有871批次食品抽檢合格,20批次食品登上“黑榜”,整體抽檢合格率接近98%,維持了較高的合格水平。1個月、5期、891批次,相當于每天有29批次抽檢信息公布——如此高頻曝光的背后,折射出四川監(jiān)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綜合分析5月份食品安全抽檢數據發(fā)現,該月抽檢的食用油及粽子等時令食品全部合格,抽檢不合格食品主要集中在糧食加工品、水產制品、保健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方面,尤其以糧食加工品和水產制品最為嚴重。
在抽檢的20批次不合格食品中,有6批次為糧食加工品,其中不乏知名企業(yè)產品登上“黑榜”,如四川環(huán)太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環(huán)太牌“高寒黑苦蕎面”、瀘州市龍馬潭區(qū)高壩面粉廠生產的一批次榮華牌“手工面”等均因檢出不得檢出項目“鋁的殘留量”等原因而不合格。不合格水產制品共有5批次,湖北省多優(yōu)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抓貓的魚”產品有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皆為酸價超標。
保健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均檢出3批次不合格。廣東億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瑪咖片、成都市和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圣峰牌雪氧通力膠囊分別因鉛超標、總砷超標而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均來自農貿市場的活魚。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