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秋季氣候特點以干燥為主,肺臟很容易因秋燥而傷,所以更加需要養(yǎng)護,入秋季節(jié)多吃些潤肺食物就能很好的預防。立秋后,民間有“貼秋膘”、“以肉貼膘”的習俗。其實,秋季氣候特點以干燥為主,肺臟很容易因秋燥而傷,所以更加需要養(yǎng)護,入秋季節(jié)多吃些潤肺食物就能很好的預防。
銀耳滋陰潤肺
中醫(yī)有“燥性干澀,易傷津液”,“燥易傷肺”之說,就是指秋天的干燥氣候容易耗傷人體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現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建議人們可以選用銀耳等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和中藥來進行防治保健。銀耳既為滋陰的良藥,又是餐桌上的美食,并且是上等營養(yǎng)滋補佳品,所以被人們譽為“食用菌之王”。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適用于虛勞干咳、少痰和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癥。
銀耳為藥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yǎng)胃之陰,既能補脾開胃,又能益氣清腸,有滋潤而不膩滯、健腦而不興奮的特點,有扶正固本和滋補強壯作用,特別適合于中老年人長期食用。
甘蔗、梨清肺潤燥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食療營養(yǎng)部主任王宜介紹,中醫(yī)認為有秋燥征象的人,吃點辛味食物可以驅散肺中的郁氣。清肺潤燥的食物可選擇枇杷、梨、甘蔗、荸薺、橙、蘿卜、竹筍、絲瓜、白菜、紫菜、鴨蛋等。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大便干結、反胃嘔吐、虛熱咳嗽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yǎng)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合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但是,由于梨、甘蔗性寒,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者不宜食用。
黑、白木耳養(yǎng)肺平補
中醫(yī)認為,秋季五臟屬肺,因此正常體質者秋季一般應以養(yǎng)肺平補為宜。平補可選擇黑木耳、白木耳、銀杏、花生、杏仁、杏、無花果、萬壽果、烏梅等食物。
百合、薏米補肺氣
有肺氣陰虛征象的人,應辨證予以補氣、補陰或氣陰俱補??捎冒俸?、薏米仁、淮山藥、蜂蜜等補益肺氣。有肺陰虛癥狀的人,可用核桃仁、芡實、瘦肉、蛋類、乳類等食物滋養(yǎng)肺陰。如傷及胃津、肝腎陰氣時,可用芝麻、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參、雞肉等分別滋養(yǎng)胃陰及肝、腎陰。
芡實是一種“防燥不膩”的秋補佳品。分生用和炒用兩種,生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
--轉自《健康時報》